close

演出時間與地點:

2012/10/04 PM 7:30 國家戲劇院
2012/10/05 PM 7:30 國家戲劇院
2012/10/06 PM 7:30 國家戲劇院
2012/10/07 PM 2:30 國家戲劇院

演出單位:唐美雲歌仔戲團

演員名單:
曹丕:唐美雲
不死靈:小咪
甄宓:許秀年
曹操:呂瓊珷
卞氏:許仙姬
曹植:林芳儀
司馬懿:吳明志
曹睿:吳宜蓁
小鴻:曾玫萍

編劇:施如芳
導演:戴君芳


  今年六月,當該團於城市舞台演出第一檔大戲《碧桃花開》時,便已熱騰騰地預告十月即將演出的大戲《燕歌行》

  《燕歌行》將主軸放在過往三國戲中篇幅較少的人物──曹丕。
  一般做三國戲,只要寫到曹家,多半會把重心放在甄宓與曹植之間的曖昧氛圍,以及洛神賦所描敘的甄宓形象;另一方則是偏重於三國英雄(梟雄)各個人物間的個性特色描寫,因為三國時代英雄豪傑備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物皆具鮮明形象,要在英(梟)雄偏地生的時代寫好三國戲,其實反而更有難度,往往會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所以如何以不引爭議的角度切入,就考驗著編劇的眼光及功力。

  本劇標榜以文學三國為軸,論敘曹丕文學與人生為題,搭配上各家好手,在優美而淒情的場景中上演關於曹家的千古疑陣,又是另一種角度切入的方式。

  一開始,以曹丕與不死靈間的對談做為開場,而後帶出曹丕在身為太子(話說這點筆者有點疑問,曹操應該不是皇上吧,他的兒子怎麼會是太子呢?)示範水軍操練,就在眾人稱讚,領頭的曹丕意氣風發之時,曹操卻潑了他冷水,認為曹丕的行為猶如水中撈月的無益之舉,眾人便在你猜我疑的狀態中轉移至銅雀臺觀看水師操練。

  此時曹植正好拿著一篇新作的文章,正巧要拿著這篇文章去找甄宓觀看,就在甄宓接過竹卷開始細讀時,不料竟遇上了開始尋找兩人的卞氏,三人盡速趕往銅雀臺,正巧碰上示範水師操練結束的曹操等人。

  曹操下令擺宴,眾人三巡酒過,正在酒酣耳熱時,曹丕的內心卻對於眼前的盛宴開始產生了疑惑,並與在一邊冷眼旁觀的不死靈進行了一場關於人生意義的對話,就在曹丕回到現實,向曹操立言明志,認為文學才是不朽之盛事時,曹操卻以輕視的方式回應曹丕的志向,並在他面前大力讚揚曹植,封曹植為大將軍。

  失意的曹丕回到太子府(還是覺得這設定很怪),碰巧遇上了提前於宴席中離開的妻子甄宓拜月,並向月娘許下兩個心願,柔軟了曹丕的心,夫妻兩人在庭院的對談間,因睡前突然出現的曹睿吟了曹植一首詩,加上甄宓對於曹植的偏坦,認為甄宓心已不在自己身上,同時懷疑曹睿並非自己的親生子,兩人之間瞬間溫度降至冰點。

  就在曹操出軍受困時,該上陣救父的曹植卻因酗酒而無法至前陣殺敵,最終曹丕自動請纓上戰場,抱著喪身沙場的決心,卻在戰事告捷,隨軍回歸太子府時,看見藉酒裝瘋,跑至太子府向甄宓告白的曹植,妒意更上一層。
  
  曹操因病逝世,臨終前要求曹丕孤身一人上銅雀臺撫琴和歌,並要求歌伎隨時歌舞,曹丕於銅雀臺撫琴和歌時,看見了甄宓也在跳舞的歌伎之中,卻因為自己對於權力欲望的野心,加上他對甄宓複雜的情感,因而交織錯亂之上,決意改朝換代,以魏氏王朝取而代之。
  
  曹丕就帝位後,便將曹植放逐於遠地,降階為安鄉候,對於曹植人馬趕盡殺絕,並下旨將曹植自封地召回,並命甄宓為曹植於殿上執酒;甄宓受辱,為保全親生子曹睿,不惜自縊,曹植上殿,卻在曹丕步步進逼中七步成詩,當甄宓死訊傳入宮中時,讓曹丕與曹植兩兄弟皆心碎。

  其後,曹植以甄宓為形,寫下洛神賦,該文經過司馬懿轉送至曹丕手上,司馬懿要求曹丕以叛亂為名斬殺曹植,但曹丕卻以文學有靈及手足之情而決定留下曹植,並且留下洛神賦傳世。
  就在最後,曹丕在不死靈的帶領下,回到了他與甄宓初相見的時刻,並且在甄宓的送行對伍中,許下了來世再結夫妻緣的約定。
  
  以《燕歌行》而言,不難看出編劇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曹丕身上,編劇企使以曹丕與不死靈的對談,帶出曹丕的人生過程與文學觀點。或許是因為太過想要使觀眾進入曹丕寂寞的世界,難以如同早期的編劇手法,以鮮明而強烈的方式塑化出角色個性,偶讓觀眾難以辨清曹家父子的多疑之心,反而複雜化了整個故事的內容度,成為角色個性難以單純鮮明,進而激盪火花的盲點。

  《燕歌行》不論在演員、編導、舞美、音樂設計皆是一時之選,以演員而言,曹丕所透露出的複雜與深沉,確實是需要有硬底子的演員才能勝任。

以唐美雲小姐而言,早期她於電視歌仔戲中所演出的反派角色,如李元吉、左雲山、石秀等,皆能恰如其分的展現角色的個性,同時又能令人深思反派的內心世界。而曹丕內心的糾結與深沉,如果沒有長久的演出歷練,反而會顯得輕浮而不到位,尤其在最後一幕中,她與飾演甄宓的許秀年小姐之間的情感變化,轉折細緻,確是令人佇目久久,難以忘懷的場景。

  飾演甄宓的許秀年小姐,恰如其分的展現出甄宓身為一代美人的傲骨,扮相與唱腔更是令人回味再三,當甄宓決意自縊以保全曹睿的一幕,而手握白綾走到舞臺中間靜止的畫面,其故事性在這一幕已十分完整。
  
  不死靈算是個特殊的存在,他以冷眼旁觀的態度與曹丕對談生死,並且嘲諷曹丕的人生觀,認為一切最後皆是虛無,人最終的歸途便是死亡,他與曹丕共生,了解曹丕的寂寞與因為身為曹家子孫無法拋卻的悲傷宿命,同時以且嘻且悲的手法來替曹丕發言,算是曹丕在本劇的代言人之一。

  有趣的是,曹操雖然有望子成龍,自立為帝之心,最後卻將希望託付於曹丕手中,飾演曹操的呂瓊珷先生,算是在唱腔方面自有風格的老生演員,本劇同時借用了他於唱腔上的長處,演化曹操的內心情緒,並且於曹操死後,身為曹丕成帝野心的化身。
   
  曹植在本劇中,上半場顯得有些孩子氣加上年少輕狂,感覺上曹植雖然才氣縱橫,但卻沒有曹丕的鬱鬱不得志,是故在下半場的七步成詩一幕時,雖能看得出曹植因被眨為安鄉候的無奈與對未來的恐懼,卻未展示出曹植於受挫時所轉折的內涵,算是較為可惜之處。

  本劇有趣的地方在於,曹丕的代言人可以分為三個面向。

  一、不死靈:曹丕對於生死觀與文學人生產生矛盾衝突點時的內在聲音。

  二、曹操:曹丕內心對權力慾望所產生的內化存在,在曹丕的心中以曹操的形象存在,一來是因為曹操的心願,二來是曹丕對於自身成就的慾望,三來是曹丕在曹操的眼中,父親是一個刺激他,規範他、控制他的角色。

  三、小鴻:於甄宓在銅雀臺跳舞的歌伎中,小鴻代表了曹丕對男女情愛的猜忌之心,在曹丕以正面的想法企使說服自己對於甄宓依舊存在夫妻之情的觀點上,小鴻卻在行進間以反面手法挑撥曹丕的觀點,使曹丕認為自己已經遭受到甄宓的背叛,是故甄宓才會於曹丕登帝後被打入冷宮。

  就筆者而言,這一次《燕歌行》的場景轉換十分優美,不管是開場的送行隊伍,曹丕與甄宓的月下相會,曹丕撞見曹植進入太子府向甄宓告白,曹植被迫七步成詩,以及最後曹丕在夢中回歸與甄宓相會的景色,加上黑亮的斜坡地板,皆是極具巧思的設計,算得上是大推本劇的原因之一。

  若真是要說上缺點,不如說是編劇太想為曹丕發聲,是故缺少了俐落而具衝擊性的火花吧!

  有人打趣的說,曹植與甄宓間算是精神外遇,但在本劇中呈現的感覺,甄宓倒比較像是仰幕曹植的文采,並且把曹植當個任性的孩子在寵愛著。

  看過本劇的你,感覺又是如何呢?

p.s.8/4補遺,有善心網友留言解除筆者疑惑,在漢朝諸候的正式繼承人也稱為太子,非常感謝解答。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