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地點:
高雄大東文化中心 
4/26 PM 7:30
4/27 PM 2:30/7:30


演出單位:臺灣豫劇團

演出人員:
王海玲:王海玲/楊貴妃/呂雉/荀灌娘/穆桂英/花木蘭
朱海珊:朱海珊/唐明皇/劉邦/楊宗保
蕭揚玲:楊金花
劉建華:劇作家/劉備
林原茂:劇中人/孫尚香/報幕人
張翊生:精靈甲/主持人/大總統/劉盈
謝文琪:精靈乙/總統夫人/戚夫人
鄭揚巍:精靈丙/大太監(漢)/高力士
殷青群:軍人/孫權
張瑄庭:伶人/李香蘭

編劇:施如芳

  筆者接觸豫劇的時間,其實很短。

  約莫大概有半年的時光,其間偶爾的看了一下幾部臺灣豫劇團(以下簡稱臺豫)出版的DVD,然後一不小心就栽進去看了三場的新春巡演《劉姥姥》……接下來就直接闖入了《巾幗.華麗緣》的故事裡。

  甫一進大東藝文中心的大門,就遇見了幾位熟識的戲友,其中一位戲友告訴我,這部戲如果沒多看幾回,難以體會編劇巧織於其中的寓意。

  或許,就第一次看施如芳小姐近年劇作的人(不管是歌仔戲/京劇/豫劇/舞台劇等),多少都會有點這樣的困擾吧。

  《巾幗.華麗緣》的構成元素主要有以下數個:
一、 臺灣豫劇六十年發展與戰爭的關連。
二、 豫劇皇后王海玲與楊金花之間的情感連結。
三、 歷史因戰爭而成名的名女人情感立場,類型分析。
四、 戰爭與男人、女人、戲曲構築的關連。
五、 戰爭與文學(張愛玲)之間的互動。

  以本劇而言,大抵可以分成以上五條分線來綜觀,但不管多少的分線如何歧路交叉,主線在最後依然是回到了王海玲與楊金花之間以及臺豫的發展過程,這一點倒是毋庸置疑的。
  
  這部戲的大綱是說:劇作家正在構思劇本的時候,有位急於得名的劇中人突然挑出來向劇作家要求屬於自己的角色,並且得是個令人忘不掉,刪不了,因戰爭而成名的名女人。

為了找到適合劇中人的角色,劇作家遠兜近轉三千年,列舉戰爭裡的名女人,劇作家想見一群舞台精靈遇見了名角王海玲,王海玲十六歲時以「楊金花掛帥」揚名,並且在另一個封鎖的時空中將臺灣豫劇保留下來,王海玲在這其中演活了無數個千嬌百媚的女性角色,卻與最初一戰成名的「楊金花」漸行漸遠,不甘心的「楊金花」只能對王海玲緊追不捨,最後發現了埋藏於王海玲內心深處的祕密……(本文內容摘自《巾幗.華麗緣》節目單)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巾幗.華麗緣》,或者是第一次看施如芳小姐的劇本,或許會有種很難辨識這部戲真正面貌的模糊不清感。

這個故事裡,寫了二十八個因戰爭而成名的名女人(花木蘭、荀灌娘、樊梨花、楊金花、穆桂英、阿市、楊玉環、呂雉、白流蘇、鄧麗君、孫尚香、包卡利夫人、安娜卡列妮娜、郝思佳、海倫、潘金蓮、小周后、妲己、戚夫人、褒姒、梅妃、陳圓圓、賽金花、瑪麗蓮夢露、西施、李香蘭、王海玲、朱海珊),有的是以聲演出,有的是一筆帶過,有的則是真實的在舞台呈現。(老實說,如果不是看節目單,有些在戲裡一句就過去的角色……還真的是很難記住)。

這部戲的成份,粗略地分類,有三分之一是王海玲與楊金花,三分之一是戰爭名女人,三分之一是臺灣豫劇的發展史。

敘事的部份因為跟著劇作家的跳躍式思考,呈現了一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模式,在這部戲裡,人人都是個角兒,人人也都是主角,可以自由的選定自己想要演出的角色,實驗性質相當的強,聯合起影像投射的舞美技術,非常考驗觀眾的記憶力與適應能力,是一部加法很多的戲碼。

近年來,施如芳小姐的劇本偏向以加法居多,就以《燕歌行》與《巾幗.華麗緣》來比評,不難發現針對主要角色的心理描述,為了不讓演員在演出的時候難以呈現出複雜的內心情感,所以多半會利用兩個(含)以上的角色來做更細微的分析,《燕歌行》裡的曹丕就有曹操(野心)、不死靈(曹丕的潛意識人生觀)、小鴻(曹丕對甄宓的感情變化),《巾幗.華麗緣》則是選用了王海玲自身(自我意識)、楊金花(最美的回憶)、伶人(張瑄庭飾,推進臺灣豫劇發展史的代表角色之一,某些層面上也代表了當時的王海玲)。

再者,是旁敘者的角色運用,從《人間盜》裡的更夫、《桂郎君》裡的店小二、《黃虎印》裡的說書人、《燕歌行》裡的不死靈,直至這次《巾幗.華麗緣》的劇作家與劇中人,多半都有推進故事行進,接續營造整體氛圍的效果。

用了這麼多素材的加法,好處是在於戲的豐富度提升,觀眾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整齣戲裡所發生的事件所反應的不同層面,進而深入思考這部戲演出的本質,缺點卻是太過瑣碎,容易讓觀眾失去耐性,少了點單一角色值得令人玩味的純粹。

演出部份因為融合了現代化背景,故事大抵是以舞台劇的型式及國語的發音模式進行,其中穿夾了台語、英語、河南語、日語的對話,唱調的部份則以豫劇的唱腔為主,中間也夾雜了英文歌、現代歌曲、RAP、軍歌的表現形態,並因應人物背景加上舞蹈的演出。

或許是因為加入了太多素材的關係,如果乍看《巾幗.華麗緣》的觀眾,或許無法理解故事真正的主線是什麼,加上劇作家跳躍式的思考模式(她提到哪位歷史名女人就會演出屬於這位歷史名女人的故事,或輔以投影加口敘帶過),很容易產生混淆感,會比較建議以看折子戲的觀念來看各段演出,再於跳躍式的組合中整理出一套順序邏輯(也可以說,前面的二十五位名女人,不含楊金花、王海玲、朱海珊在內,其實這二十五位戰爭名女人只是因應戰爭而衍生出來的旁枝而已,跟戰爭是帶著連繫,但那關係卻在本劇裡又不是那麼的被放大描寫,真要這麼寫的話,那麼這齣戲應該會變連本大戲,沒演個十天以上是沒完沒了的。)

再者因為角色太多,所以導致削落了各個角色內心層面的描敘,如果說《梆子姑娘》是平凡而生活化的王海玲,那麼《巾幗.華麗緣》便是代表了完全屬於臺灣豫劇與思念母親的王海玲,也可算是因人設戲的方式之一。

就施如芳小姐之前為廖瓊枝老師編寫的兩部劇作《無情遊》與《凍水牡丹》來做分析,亦是如此,《無情遊》重在男女之間的相守之情,代表了廖瓊枝老師在男女情感面的歷程借鏡,《凍水牡丹》卻是發展於廖瓊枝老師的人生經歷,藉由角色間的對應,唱出屬於她的人生之歌。

對演員來說,武戲真的是一大體力挑戰,看見王海玲老師昨天在舞臺上拋鎗對戰時的表現,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來,當日兩場的武戲演出真的對於她的體力真是一大難關,但她在演出穆桂英時,卻又能分寸不差地在細微地動作間表現出穆桂英武功高強,自信滿滿之下的天真與嬌羞,是本劇最值得一看的部份。

劇作家與劇中人的對話,巧扮劉備與孫尚香難洞房的段子,也是相當有趣的部份(尤其是降白幕背景投影這段,有看過戲的朋友應該也是印象深刻),劇作家的角色帶有一點編劇本人的特質在內,有著一種欲言又止的曖曖之情,多少表示出劇作家對於「戰爭」主題所衍生的素材,多少也有想要再細密分析的欲望存在。

再者,在探討劇中名角王海玲與楊金花漸行漸遠的原因時,編劇一直經由劇作家的口,東兜西轉,層層堆累,最後才在一張當年王海玲扮楊金花與母親的合照中鬆口,使得在場不少人皆暗地的,或光明正大的淚流,伴著戲裡的王海玲一同感受分享屬於她心上的那份愁悵,與當初最美的回憶,也是相當明確的特點之一,也與當初在《無情遊》中,廖瓊枝老師所飾演的中年翠紅,用一句「夫君」的悲泣成為整場演出的淚崩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一擊中的,挖掘出角色最深層情感,進而與觀眾達成共嗚。

《巾幗.華麗緣》並不是一部能夠看一次就能一目瞭然的戲碼,很多戲有的時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點裡看,都會有不同的體認,這齣戲也一樣,不多看幾次,會很難釐清敘事的主軸方式。

本劇的實驗性質相當濃厚,一方面或許是考慮到現代人看戲的習慣,引進了西方劇場的演出模式,並加強了現代化的混搭元素,卻相對性的削減了屬於豫劇本身的展演本能,變成以一段接一段的折子戲型態而表現出的演出手法,就喜歡看豫劇或傳統戲曲的觀眾來說,或許會不太習慣,也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戲曲的創新值得鼓勵,但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中取得平衡點,融合出一套適合的發展模式,又能維持並創造市場帶領觀眾,或許才是近代戲曲工作者需要深思之處吧。

P.S.如果想要預先針對本劇作功課的人,建議可以去尋找《王海玲──梆子姑娘》一書(聯合文學)與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皇冠文化),閱讀完會比較容易進入《巾幗.華麗緣》的故事架構中。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