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戲時間:2013/6/30 PM 2:30

演出單位:一心戲劇團

演出地點:台北城市舞臺

演出人員:

劉欣(哀帝):孫詩詠
董賢:孫詩珮
傅太后(特邀):高玉珊
荻無疆(特邀):陳子強
傅黛君(孝哀皇后):孫麗惠
雌栗糜/匈奴大使:孫榮輝
師丹:林冠妃
王天霸:柯進龍
陳公公:何芹慧
杜昆、朝官:林春華
董母:羅碧蓮
董恭:孫麗雅
小荻無疆:何珈瑀
小董賢:陳嫵兒

編劇:孫富叡
身段指導:溫宇航
導演:郎祖筠

  筆者的六月,是以漢朝為主的基調,先是唐美雲歌仔戲團《子虛賦》,後有一心戲劇團《斷袖》,兩團同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這一篇當然是以《斷袖》為主軸,想看《子虛賦》記錄的朋友們,請往前兩篇連結點閱,十分感謝)。

  歷史上,同性戀情其實早就有所本,各朝各代有的風風火火,有的隱調行事,不變的主軸在於,同性戀情在於各朝的盛行度雖然不一,但很多時候幾近乎都是隱晦而不見光,甚至於被指眨為罪責行為,受盡不少人的嘲諷譏笑。

  一心戲劇團此回挑戰同性戀情,將哀帝與董賢這對在《漢書》中有所記載的真實人物實際搬上舞台,文案大打「生死愛戀夢迴」(雖然去找過相關資料後,許多沉溺在劇情美好餘韻的觀眾應該可能會有一種受騙感),也為了這部戲做出了歌仔戲團的首次創作,製作出同名主題曲《斷袖》,其實也是一種創新的作為,值得鼓勵。

  《斷袖》由定陶王之子劉欣(尚未成為太子)與好友師丹一同至凰鳳山遊玩,遇上了當地一年一度的鳳凰祭典,陰錯陽差之下,男扮女裝為鳳凰女神的董賢救了差點被打劫的劉欣,擁有美麗姿容的董賢,瞬即攫獲了劉欣的心,並對董賢一見鍾情。三年後,董賢進宮擔當太子舍人,在一次打更巡夜朝西方而行時,遇見了已經登基成帝的劉欣,劉欣眼見心上人就在眼前,成帝後的無力與挫折感頓時煙消雲散,他將董賢留下,並且讓董賢官階連拜三級,日夜與董賢同進同出,某夜在慾望的驅使下,劉欣強迫了董賢發生了進一步的關係(有學過健康教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這是什麼狀況,就不用再問筆者了)。

  被強迫的董賢大為震怒,並且向劉欣表明自己欲辭官之意,誓不以當男寵為職,劉欣迫於無奈,只得尊重董賢,兩人雖然一樣同進同出,卻維持著清淡如水的關係,其間劉欣為討伊人歡心,不斷地送上好禮,某日早朝,劉欣見董賢熟睡不忍驚擾,揮劍斷袖而去,使董賢與劉欣的心更貼近,不料兩人之間的關係卻引來孝哀皇后傅黛君的妒意,孝哀皇后聯合朝臣王天霸,企使剷除董賢。劉欣長期積勞成疾,在某回會見匈奴大使時當面吐露對董賢的情意,卻因激怒皇后而導致吐血臥病在床,董賢也因此被棒打出宮,就在王天霸欲加害於他時,自邊關棄兵回京的荻無疆也為救他而犧牲性命,自知死劫難逃的董賢,卻在走入人生的最後一刻時,看見了早一步在黃泉路上等候他的劉欣。

  影劇史上以同性戀情為主的題材其實不少,如《孽子》、《十七歲的天空》等,甚至於許多的動漫與小說都有以此為主軸的故事。
  通常以這題材為主軸的基本調性不外乎有兩大種,一者是隱晦而陰暗,坦白地面對社會主義的攻擊與嘲諷(如《孽子》、《紐約.紐約》),一者是甜蜜而盡量消滅現實因素,使整體故事走向一種羅曼史的調性,減輕觀看者的壓力與負擔(如言情小說),《斷袖》則明顯地屬於後者。

  不能否認的是,在雙小生明確的角色定位中,兩造若無法處於勢均力敵的形態時,通常都會引來觀眾的不滿;當然,若戲份較少的小生因身體因素無法完美演繹或撐持角色時,其實減少戲份反而是讓該方可以更精進演出方式,相對的也會造成另一方的負擔。

  會這麼說是因為擔綱演出劉欣的孫詩詠由於長期的喉嚨受傷,導致嗓音已經很難維持平穩水準,卻又因為大戲演出再即,平日為操持家業,不得不繼續強撐下去,對一個演員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傷。

  《斷袖》的優勢在於劇情流暢,舞台運用手法靈活,左右側舞台的觀眾感受並不覺得冷落,明顯看得出導演在舞台運用中所下的底功,兩位主要小生(孫詩詠、孫詩珮)眼波交流自然,並不拘泥身段,情感自然流露,確實能讓觀眾看出兩人綺情相繫的轉換過程。

  在兩人對手戲中,董賢一直是處於被動狀態,接受劉欣的感情,面對劉欣的死亡,針對荻無疆情感的衝擊,最後卻也跟隨著劉欣而去,卻衍生了一種「不得不為之」的無奈感;反觀劉欣其實十分積極,或許是對於帝權旁落的無力與挫折,使得他只能在董賢身上尋求愛的慰藉,並且在董賢的直率與真心當中,尋找到一方救贖的空間。

  不過令筆者覺得可以拿出來討論的部份有以下幾點:

一、當劉欣當上太子,而傅太后掌權卻又要求劉欣娶其姪女傅黛君為太子妃時,這段其實總令筆者覺得有點疑惑,總覺得這段似乎並非十分必要的情節,雖然舖陳了後續劇情之發展,但實際上並非絕對必要演出之橋段。經過討論後,友人認為或許是希望能讓小旦也能在上半場小露些面,繼而帶出孝哀皇后與傅太后掌權之野心。

  二、四位大臣的串場模式,在《斷袖》中,四位大臣可說是營造氛圍之不可缺少之指標性人物,一來四位大臣代表朝臣的流言蜚語,二來代表劉欣內心的靡靡之音,三來代表串場與過場的連結點,可說是不可或缺的綠草,但嚴格來說,四位大臣出現機率過高,有略略使主角失色之感。

  三、關於荻無疆,一開始只覺得荻無疆是個伙頭小兵,很純粹的只是董賢的鄰家哥們,後來成為將領之後發現這位仁兄非常適合「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句話(是么嘍餘毒未退嗎?),最後他差點向董賢告白而收回的這一段真是令人不得不讚賞,還有什麼比「愛你不到,祝你幸福」,還令人心酸的嗎?不過硬是把師丹扯進來變成四角戀情就有些牽強了。

  四、關於斷袖,許多人一直在討論斷袖這一景的問題,筆者倒是認為,斷袖被運用到最好之處,在於結尾。劉欣以當初的一截斷袖,繫起了他與董賢之間的不了情,斷袖只是一個起點,真正被強調的重點,是不離不棄的純粹之愛。
  

  五、這一次的台詞斷句比較特殊,但偶有文法類似白話文而不順暢之感,但整體詞意與音樂搭配仍是妥適,如有機會演出可再調整。

  整體而言,《斷袖》的整體劇情走向雖然偏近於羅曼史調性,但為了觀眾的整體看法(相信筆者,如果劇情真的如同《漢書》裡的史實設定,相信很多觀眾對這部戲的觀感一定一落千丈),雖然美化了斷袖之情,落入了一般男女戀情的模式當中,並未深入探討當朝針對同性戀情的諸多觀感及異議之處,但其用心仍舊值得鼓勵,也算是不違《斷袖》及雙小生定位的創新發展。

  但戲劇畢竟是戲劇,現實生活中,也還是有人為了無雜質的愛情在努力著,你說是嗎?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