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4/09/05 PM 19:00

演出地點:小小幸福

演出單位:繆劇團

改編文本是極險也極易的兩難之路。

險處在於如何延續文本精神,彰顯創作者理念,從其他角度置入新觀點,既不失原著精神,又能夠讓觀眾耳目一新,變成一個大家耳熟能詳卻又能夠發現心感驚奇的作品,反之則兩邊都不是;其易處在於既有文本可向外擴展延伸的連結點是多如牛毛,每個人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又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新架構,引發更多的後續效應。

這部改編自暢銷作者蝴蝶《妖花》的故事,很明顯的在劇情上迷了路。

三段故事,三個女角,以擁有妖花血統的女主角小寧為主軸,穿插入阿懿與花神的過往與愛情故事。開始與結束時的歌舞皆運用了服裝展走秀的觀念,讓所有的演員在台上高歌一曲,但受限於空間的範圍,演員的肢體無法完全伸展,歌唱與說話的聲音也不夠一致;對話採用國台語混雜的交談方式,台語部份咬字不甚清楚,或許是為了表達人性扭曲(或妖性本色?)的部份,部份對話聽起來字音模糊且斷斷續續;整體劇情連結破碎,旁枝繁複不夠精簡;花神的故事與阿懿的個人獨白無法與主角小寧的愛情做出強而有力的連結。反過來說,阿懿的獨身與放縱,不也正是因為少了能夠真正懂她的那個人?

編導分散殘破的處理手法,儼然與劇團在文宣上強烈表達出「人人都是一朵花,都會有懂得自己美好的那個人出現」的標題,明顯的產生外包裝與內容物不符的基異,誠如最後一幕演員在走道兩旁灑落的玫瑰花瓣,大概就是這部戲留給我最大的禮物──那不是美麗花朵的綻放,而是我心碎的眼淚。

如果說原著是一部山海經,那麼這部戲就是改編過後的瓊瑤連續劇,褪去雅音,留下煽情;通俗並非俗不可耐,在於是否找到原著的初衷並創造出一番屬於自己的新局面。這場演出縮小了原作的格局,相對的也裁剪了原作的本意,淪為只是將性、戀愛、憤怒、妒恨、妖魔化等等因子拼湊組裝而成的混亂拼圖,看不出改編文本的用意。

謝幕時,編導在現場說:「這個文本好難改編,前台有在賣原著小說,如果看不懂的可以去買一本帶回家」;但就一個看過原著,且對該作品極為讚賞的心態投射反應之下,編導的言論實在令人深感失望。

該劇作裡最擲地有聲的部份,是世傑逼問小寧幾歲才算長大,連台詞都幾近一字不差的摘自原著;以及男扮女裝,明艷照人的花神大人;剩餘的部份,都讓我抱持著期待進場,卻使不如歸去的感嘆油然而生。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