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演出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演出時間:2013/11/29 PM 7:30

演出單位:臺灣豫劇團

演員名單:

佘太君:王海玲
寇 準:朱海珊
楊金花/宋朝臣:蕭揚玲
包 拯:殷青群
宋 皇:劉建華
哈 圖:胡昌民
楊排風:孫儀婷
楊 洪:張揚蘭

  筆者是從去年開始才接觸豫劇的,跟歌仔戲較為不同的點在於,豫劇的聲腔屬於豪放高亢的系統,是故會利用真假嗓併用,不若歌仔戲基調以本嗓為重。

打從今年的四月到五月看了一共四場《巾幗.華麗緣》後(該團北高一共演出六場),筆者就一直對於當年讓王海玲老師一戰成名,並且延續臺灣豫劇六十年生存紀錄歷史的《楊金花》十分好奇,今日終於有幸得見。

臺灣豫劇以六十年的穩重之姿為起點開始向外發展,在《楊金花》的演員安排上,顯示了豫劇承先啟後一甲子,薪火相傳的意義;楊金花一角由蕭揚玲小姐出任,劇中第二重點人物佘太君則由當年飾演楊金花的王海玲老師擔綱,兩人於現實生活中是師生,於戲中卻是祖孫,倒是做了相當明顯的對照及呼應。

故事大綱以楊金花十六歲初試啼聲,違背祖母佘太君禁令,為救遭西羌大軍進攻而受困的父親楊宗保,女扮男裝假宋朝臣之名偷溜進校場比武奪印,因怕事情曝光而帶著帥印偷溜回天波府,並將帥印藏匿於金魚池內,直至寇準及包拯至天波府巧計測試,才找回臨陣偷跑的主將,並取得佘太君的諒解,領軍掛帥前往迎救楊宗保,打敗來襲之西羌大將哈圖,凱旋歸來。

《楊金花》於王海玲老師十六歲時搬演,當時由於愛國情操及思鄉情潮,致使現場觀眾心有所感,佳評如潮,因而保留了臺灣豫劇的傳承,幾十年後,豫劇的新生代《楊金花》再度重現江湖,這次由王海玲老師的大徒弟蕭揚玲領軍,再度挑戰顛峰,展現風華。

該團於四月演出《巾幗.華麗緣》時,即讓蕭揚玲小姐以楊金花之姿與戲中的王海玲對話,當時戲中的王海玲曾經感嘆的說:「現在能把楊金花熱呼呼地看進心中的人,已經不多了。」

確實,當時空流轉,環境變動,在完全無法以愛國情操及思鄉情懷為主要導向的市場裡,《楊金花》的優勢或許早已失去,但對於現代劇場的模式標準而言,《楊金花》真正讓人看入心裡的,卻是那份至真至孝的骨肉親情,以及紮實穩作的武戲之美。

身為豫劇經典之《楊金花》的優點在於:

  1.劇情明快,第一至第五場著重敘事,毫不拖泥帶水,唯獨校場比武有一處較需注意點在於,當楊金花試弓三回,最後拿出校場御呈之定宋寶弓時,為顯示楊金花異於他人之處,寇準及包拯已開口說寶弓重達百斤,但將寶弓取來交予楊金花時,持弓之侍從卻不顯吃力,不禁令人對於寶弓威力產生疑惑之感。

  2. 該劇之重心著重於下半場,第六幕以寇準與包拯及佘太君之間的對話,三人之間虛實對話十分詼諧,寇準巧妙測試,包拯直率剛直,佘太君謹慎試探,加上楊金花上場時帶著十六歲嬌兒的撒嬌之姿,最後從佘太君手上接下帥印時,神情一轉為堅毅自信,雖無太多言語,但卻能自演員的動作中一目瞭然,佘太君在確定楊金花奪帥救父的堅決意願後,眾人退場,佘太君先是走了幾步,而後頓步不去,停頓下來的那一刻,觀眾看到的,是佘太君內心的喜悅與憂愁,雖是背對著台下觀眾,但卻連背影都有戲可說,可謂本劇極好的留白之處。

  3. 武戲精準到位,第八幕長達二十分鐘的武戲,楊金花以背紮大靠(也就是戰袍後面的五隻旗子造型)與敵兵對打,更以大靠為主與敵兵拋鎗對打,其精湛武戲,可謂難得一見。

  雖說有優,必然有缺,筆者略略覺得有疑問的點如下:

  1.楊金花本身是十六歲的少女,但一開場時,楊金花給人的感覺與說話方式卻較為成熟,亦或許是筆者仍在讀取角色性格,尚未切入楊金花的個性面(事實上,筆者的年紀已經距離十六歲頗為遙遠了,是故這點倒是有存疑空間),但隨著後期的劇情舖陳,楊金花的女兒嬌態逐漸出現,尤其是第六幕東窗事發時的可愛模樣,總算讓筆者感覺到比較像十六歲少女的模樣。

  2.不知是否為MIC問題,楊金花上半場疑似嗓子未開,聲音聽起來略悶,下半場略為好轉,但依舊未展現驚人音色與亮度,但武戲紮實,特以涮眼珠與大靠拋鎗,可看出演員下了不少苦功,令人驚艷。

回顧該劇始末,楊金花出場即以舞劍展現她天生喜好武藝的個性,女扮男裝進入校場比武奪帥的她,一來說明了初生之犢不畏虎,二來彰顯了天波楊家對朝廷的忠主情誼,三來則代表了救父心切的骨肉親情,場景轉至她因害怕事跡敗露而攜印落跑回天波府並將帥印藏匿於金魚池內,代表了楊金花雖有救父之心,但難免還是少不得下意識逃避現實的畏退感,在寇準與包拯的協助之下,楊金花得到了絕佳機會,能上戰場一展武藝,救父保國,也減免了佘太君因楊家一門宗烈盡歿於戰場,人口凋零,一門孤兒孀婦的悲痛之情,最後舞台中央落下的「薪火永傳」的布條,不僅代表了楊家將後繼有人,更象徵著臺灣豫劇生生不息,傳承始終的活力臺灣梆精神。

自《巾幗.華麗緣》為起端,臺灣豫劇團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大戲慶祝活動,上半年著重於創新回顧,下半年則再現老戲風華,讓觀眾能在觀戲之時,同時一窺當初盛況,以及薪火傳承,期許臺灣豫劇能四處開花,生生不息的意義,實為難能可貴,也盼喜歡傳統戲曲的觀眾們,能以多元化的視角來看待不同劇種的成長與發展,讓傳統戲曲的種子能越長越茁壯,形成獨特的在地人文風景。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