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即荷生本無相,是男或女無罣礙,
七尺白綾兩世命,蓬萊仙島何仙姑。
話說,乍聞明華園終於要推出八仙當中唯一的女神何仙姑時,筆者的心中便已開始隱隱期待著。
不為什麼,僅為何仙姑這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荷仙女神。
實際上,就昨天公演的結果而論,其實《何仙姑》是一則依事物的本質而個別交叉剖析的故事。
五個小時的連台戲,上下兩集的故事,以下就讓筆者簡略的說明故事內容吧。
故事的主角--張四郎,為大成殿所聘請的臨時小園工。
某日,他在大成殿的荷花池邊,遇上了正因受到李氏宗親逼位下台,而誓言令荷生寒冬,花綻荷苞的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一見四郎之面,便情生意動,只因四郎的容貌像極了自己已經身故的皇夫李治,依戀之情頓生,便將苦惱之處告知張四郎。
深知蓮荷習性的張四郎,隨即將自身所學告知武則天,並指引武則天一條致勝之道。
寒漠旱蓮可生於酷寒冬季,則天一聽。便召來眾大臣齊聚蓮池畔,只見現場十里蓮荷,綻顏露姿。李氏宗親見狀大驚,自知不敵。遂同則天之願,以娥眉之姿稱帝,並將長期供奉之太上老君李耳之牌位摔裂於地,以示其重佛輕道,重武輕唐之心。
諸不知,四郎此舉,已引起蓬萊六仙滔天怒焰,直要將四郎帶回處置,以求平息道家至尊受辱之恥。
為平息眾仙怒火,四郎回返凡間,便急忙修復被則天摔壞的太上老君排位,連忙趕至大成殿。
不料,揚州領軍徐敬業由南方前進洛陽,身攜太上老君於揚州所之設定牌位,意圖逼迫則天承認李氏聖主地位,此時四郎身帶已修復之老君牌位趕至,並藉由老君騎青牛之靈機一現,為則天解圍。
徐敬業眼見計策被破,憤而領軍離去,卻藉故不回揚州,而至南方行去。
兩人二度相見於大成殿,則天立下夜宴花萼亭之約,邀四郎一同共宴,兩人一夜風流。則天手掌帷幄,迅即下令,封死徐敬業復唐之路。
徐敬業無計可施,只能請李氏宗親帶來張四郎,並要脅四郎偽裝高宗李治,領軍前進洛陽,逼迫則天讓位。
兩人戰場相見,則天只覺痛心,她調兵遣將打敗一心向唐的徐敬業,卻在處置張四郎時,心中之愛卻令她想為張四郎無罪開釋,不料引來眾將領反對之意,要求人頭落地,誅滅九族。
則天無力以回天,只能應同眾將領之聲浪,判其一死。此時太子李旦提出請求,因保太子之命有功,盼能留四郎全屍。
苦無他計而思之則天,因而立下了決定。
她冊立張四郎為昭陽正后,身為國母之尊,因罪無可宕,賜其白綾七尺,勒頸而亡。
張四郎死時,要求與太上老君牌位同行。則天同意其遺願,並開口准他死後成為蓬萊第七仙。
此後武則天佛道並重,重佛重道,不再阻擋道教發展。
時光悠悠流轉六十餘年,當四郎再度清醒時,他已是蓬萊仙島上的第七仙尊,其所至處,蓮荷傾生,堪稱荷中仙人。
乍然還醒,四郎竟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他是人是鬼,是魔或是仙?
種種的困惑,皆因他遇見了前世友人卜卦(今世為李白,也就是大家所稱謂的詩仙),才稍知一二。
李白帶著他,見到了老態龍鍾的武則天,也看到了當時總是親膩喚著他亞父,現下卻也是蒼蒼老矣的皇帝李旦。
往事已矣,張四郎的心中無一不是感嘆。
他隨著李白的帶領,再度來到了皇宮,遇見了神似武則天的楊貴妃,幻夢中,則天的姿容影像,無一不與楊貴妃重疊,勾起了四郎對於前世與武則天的一段情,也繫起了他對則天繾綣的未續愛戀。
美人一笑撼江山,張四郎為了得到楊貴妃,因而化身何仙人,並代唐皇領君,平息東突厥叛變。
而後,他更因追尋著楊貴妃,更不惜揚起漫天戰火,只為搏得與美人再續前緣的機會。
李白眼見事情不對,用盡所有辦法要讓四郎領悟,所以他帶著四郎來到紫竹林,坐在空無一人的蓮花座上,讓四郎看清一切的事實。
原來,讓他心心念念的楊貴妃,並非武則天的轉世。真正的武則天並未跟著輪迴轉動,而是成了九幽地府的掌管者。
直至此時,四郎才發現,自己著實錯的相當徹底。
為救楊貴妃一命,他代替楊貴妃於馬嵬坡自縊,同是七尺白綾,前世昭陽之尊,今生貴妃之儀,不同身份,卻是相同心情。
當四郎再度幽幽醒轉,眼前所見,竟是則天姿容。
則天依舊身著帝袍,一身雪白帶著淺紫,她握住四郎的手,要求四郎留下與她共掌九幽地府,再為昭陽之尊,並與李旦共同生活於此。
此時的四郎,早已看清一切,也明瞭自己就算是為男或女,皆無法阻礙自身大愛救世之心,故婉辭則天之要求,同時決意化身女子之姿,以普度眾生,教化世人。
真正的女神何仙姑,在此羽化成功,遂以女子相貌傳世。
(故事完)
接下來是筆者關於這部戲的一點想法。
這部戲,其實矛盾的地方很多。
上集就筆者而言,算是霧裡看花,下集對筆者而言,雖不至霍然開朗,但也是半明半疑。
怎麼說?
上集的張四郎,性情天真憨直,留戀於武則天的女性魅力,因而對則天所出之子李旦同生親愛之心。
下集的張四郎,因受多方刺激,性情轉化激進,衝冠一怒為紅顏,為楊玉環而掀起漫天風雲,這裡就有一點很奇怪的地方了。
既然,張四郎與武則天是一夜風流(就筆者理解上的狀況應該是如此),他又何以對武則天有死生相守的執念,甚至於誤將楊玉環錯當武則天?
友人說,張四郎會棄青梅竹馬的菩玉薩而擇武則天,多半是因為情人眼中出西施的關係(笑)。
再者,上集武則天立張四郎為昭陽之禮,國母之尊。四郎於應答時卻以「臣......妾」等語彙應禮,與下集他化身楊貴妃自縊死於馬嵬坡之後,於九幽地府與則天一番應答,雖有因果之理,卻不至於有強烈到能促使其為女子之姿化身為蓬萊第七仙之理由。
反過來看,若以紫玉林中,菩薩普渡眾生不分男女之姿為由,再輔以上段所言而理由,因而強化四郎化身女子姿態之決心,是否會更有說服人的戲劇張力呢?
其實上半集的步調,就筆者而言,很像霧裡看花的原因在於,筆者雖知四郎應為何仙姑,卻不知其因而因素而變為何仙姑?再加上其運行主軸放在則天與四郎的感情,還有四郎對李旦的親子之情上,反而不若之前的《韓湘子》張力來得強烈。
下集對筆者而言,不算完全霍然開朗的原因在於,延續著上集的邏輯,走到下集時,筆者其實不懂的是,張四郎何以對武則天有這麼深的執念?只因幻夢中,將楊貴妃誤認為武則天如此簡單?還是因為前生為人時,對武則天的情感已經到了生死相許的地步?
還有一點是,當四郎化身為楊貴妃,代其於馬嵬坡上以七尺白綾自縊時,筆者對於他與李隆基之間的情感流動更是迷惑,為何他李隆基會有如此這般深切的情感?若說心與楊貴妃同感,卻也不至於失去自身本質(還是說,其實張四郎從頭到尾只是個很明顯的傀儡戲偶,只是端看操繩者的牽引,便能將情感灌注其中?)。
只能說,這部戲其實是很矛盾的一部戲,可以看得出編劇對於這部戲的期望是在於表達大愛本無相,卻用了最複雜的方式來做呈現。
就筆者看上集所展現出來的結論,反倒覺得張四郎是被己所惑,對武則天的情感則是迷戀成份居多,對李旦卻有視為己出之感,而下集的楊貴妃化身為武則天一幕則觸動了張四郎想延續前世,以求答案之感。
實際上,何仙姑大概是八仙中,莫名奇妙兼誤打誤撞成了女神的特殊例子吧。他既不若卜卦(李白)一心向道,也沒有任何能足以成仙的特質之一(若說只為了蓮即荷,荷即蓮,生來本無相這個理由也未免很是薄弱)。兩年前的韓湘子成為蓬萊仙島成員之一,所抱持的理念是執著(還有三分之一被佛界陷害的成份),今年的何仙姑,為何成仙?為何為女子之姿在眾人面前出現,其實都是個謎。
就像他在下集捫心自問,他為何為神,又為何為人的理由一同,筆者也不懂,為何何仙姑能成仙的原因。
筆者對於何仙姑選擇以女子之姿現世的理由倒不覺奇怪,但對於何仙姑在什麼的情形下被選為蓬萊八仙之一的理由倒覺迷惑。
因為張四郎給筆者的感覺,並不是個相當執著的人啊(笑)。
然後呢,這回孫小姐的女裝扮相的確令人眼睛一亮,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只不過因為長期於小生之路邁進的情況之下,孫小姐一開口,還是滿有小生味(笑),不過能欣賞美美的扮相也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情啦。(別告訴筆者,你只是純粹想看戲而已,這是個理由,但很難說服人,懂嗎?親愛的戲友們。)
觀戲記事,咱們下回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