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4/5/25 PM 14:30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對於改編文本,筆者一直有個觀點。

  既希望改編文本有自己的聲音,走出創作者的新路,卻又期待著原有的文本精神不會被改變太多。

  《伊底帕斯》來自於希臘神話,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更為《伊底帕斯》這個故事下了個注解,稱主角伊底帕斯擁有戀母情節,所以才會殺父娶母,但如果就臺北海鷗的版本來說,其實這個故事的探討的主軸,重點有幾個方向。

   一、劇本以神諭左右了眾人的選擇。
   二、英雄的表面堅強與背後的脆弱面貌。
   三、女性(王后)在情慾於親情間的折磨。

  臺北海鷗劇場這次以全女班演員來演繹這個故事,四位女演員身穿同款但不同色系的素面平口洋裝,分別扮演著劇本中的不同角色,運用在場的三張椅子、四根繩子,以及身上的衣飾、語調的轉換與抑揚頓措來進行角色間的切換,其中飾演群眾代表、牧人及醉漢的演員,既代表了揭露事實的真相,同時也是逼迫伊底帕斯面對事實的壓力來源之一。

  開場時,四位演員緩步走上舞台,以多重複誦的方式,一個接一個的重複上一個人的台詞,展開了故事的起源,說的便是伊斯帕斯殺父娶母的神諭,由於牡嶺街小劇場空間不大,所以演員的肢體動作及情緒反應都能一覽無遺,劇本忠實而無詫異的順著神話的輪軸,以倒敘式的手法反推,從充滿底比斯城的瘟疫為起源,用神諭來宣告故事的結局,再反推伊斯帕斯為何殺父娶母的過程。

  說穿了,若真要為這個故事下結論的話,那麼一切都是個「誤會」。

  對於不知身世的伊底帕斯,於一次命運的交會中殺了自己的父親(因為從小被拋棄,卻為了成為勇者而踏入底比斯城),成為勇者後娶了自己的母親,繼承了底比斯王的位置,卻因為發現了事實而無力承受一切的衝擊,最後自毀雙目。得知真相的王后也因為無法承受與自己親生的孩子產生亂倫行為而上吊自殺。
 
  《伊底帕斯》在特別的是,除了順著原有故事情節,呈現出身為英雄表面的堅強,與背後脆弱的面貌外,更以親情與愛情兩種方向來解析王后尤卡絲坦所無法面對的現實壓力,對尤卡絲坦來說,伊底帕斯是她被迫分離的兒子,她用母親的愛想念並深感痛苦,但以一個女性的層面而言,伊底帕斯是她愛的男人,雖給予她愛情卻也帶來了毀滅,兩種本質相近的情感,卻矛盾的在他們的關係上產生了衝突,神諭的出現加速了悲劇的產生;從一開始便迷信於神諭的先王雷爾斯,終是造就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有趣的點在於,四位演員在角色切換間雖然流利,但伊底帕斯與尤卡絲坦肌膚相親的這一幕卻有一種違和感,感覺似乎伊底帕斯太過相信尤卡絲坦,而迅速進入水乳交融的狀態,逃避式的不想對已經失控的事實真相產生懷疑。而旁敘先泰瑞為何眼盲的過程也相當的有趣,雖然是神話故事的基調,但變男變女變變變還導致宙斯夫妻為了相愛的快感是男或女的感受比較刺激而失和,導致一道天雷打得泰瑞眼盲(還滿怨屈的),投影字幕更有趣的打出「別讓女性當殯葬禮儀師」,跳TONE的感覺還頗有趣味性存在。

  筆者對於悲劇或喜劇並沒有特別的偏好,只是最近只要強調是喜劇的劇本,通常都不是「真正的」喜劇,雖然過程是歡樂的,但結局卻令人忍不住落淚,而結局是悲劇的,真正悲傷的反而是過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悲喜交錯只有一線之隔」的道理吧。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arrow
arrow

    y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